描写风筝的诗词百篇
说明:网络资料,未逐一查证,仅供参考。
纸鸢 唐·元稹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风筝 唐·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寒食日早出城东 唐·罗隐
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 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
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 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纸鸢 北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抟鹏似尔难。
纸鳶 宋·宋伯仁
弄假如真舞碧空,吹嘘全在一丝风。 惟渐尺五天将近,犹在儿童掌握中。
春日杂兴 宋·陆游
小甔有米可续炊,纸鸢竹马看儿嬉。 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
村居书事 宋·陆游
文辞苦思徒妨睡,官职虚名不疗饥。 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山园杂咏 宋·陆游
春光何止二分空,寒食都无数日中。 密叶成阴花寂寂,旧巢添土燕匆匆。
纸鸢收线愁风恶,秧马掀泥喜雨蒙。 堪叹今年衰更甚,苍颜纵醉不成红。
题斋壁 宋·陆游
稽山千载翠依然,著我山河一钓船。 瓜蔓水平芳草岸,鱼鳞云亲夕阳天。
出从父老观秧马,归伴ㄦ童放纸鸢。 君看此翁闲适处,不应便谓世无仙。
新秋感事 宋·陆游
江上清秋昨夜回,渔扉正对荻洲开。 志存天下食不足,节慕古人谗愈来。
风际纸鸢那解久,祭余刍狗会堪哀。 萧然散发听秋雨,剩领新凉入酒杯。
纸鸢 元·谢宗可
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 半纸飞腾元在已,一丝高下岂随人。
声驰空碧东风晓,影度遥天化日春。 谁道致身无羽翼,回看高举绝红尘。
题风筝画诗二十五首 明·徐渭
(一)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云。
(二)
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 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孤负放鸢天。
(三)
鸢与儿辈何相关,苦要风高九万抟。 无限片帆当此际,钱塘江上雪如山。
(四)
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 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五)
缚竹糊腔作鸟飞,崩风坠雨烂成泥。 明朝又是清明节,斗买饴糖柳市西。
(六)
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迥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任骑牛弄笛儿。
(七)
剪楮披篁重几分,横天直去搅风云。 风云去搅犹言可,误杀低头看鸭人。
(八)
纸鸢一块去飘绵,不及三朝木鸢。 更有大风君不信,能翻磨扇上高天。
(九)
我惊南海飓风年,屋瓦飞空搅蝶眠。 试取纸鸢当此际,可能背去负青天。
(十)
风微欲上不可上,风紧求低不得低。 渡海一凭侬自渡,可怜带杀弄饴儿。
(十一)
剡藤湘篾一片雪,仿佛孤飞野鹤云。 画取此图酬酒债,未为轻薄有钱人。
(十二)
村庄儿女竞鸢嬉,凭仗风高我怕谁。 自古有风休尽使,竹腔麻缕不堪吹。
(十三)
高高山上鹞儿飞,山下都是刺棠梨。 只顾鹞飞不顾脚,踏着棠梨不得知。
(十四)
筝儿个个竞高低,线断筝儿打一交。 若个红靴不破绽,若人红袄不鏖
(十五)
偷放风鸢不在家,先生差伴没寻拿。 有人指点春郊外,雪下红袄便是他。
(十六)
一方纸鸢一丝提,四个金刚四块泥。 我亦谁家红顶塔,一天风雨看鹏飞。
(十七)
爱看钻天鹞子高,不知前后只知跑。 风吹昨夜棠梨折,卧剌如针伏板桥。
(十八)
只因一线引鸢孤,跑过村乡第几都。 小可儿郎三五辈,坏将多少绿蘼芜。
(十九)
春来偏与老人雠,腰膂如弓项领柔。 看鹞观灯都好景,正难高处去抬头。
(二十)
百丈牵风假鹞飞,不知断去寸难持。 若留五尺残麻在,还好渔翁捻钓线。
(二十一)
鹞材料取剩糊窗,却听天鹅扑地降。 到得爷娘查线脚,拆他鞋袜两三双。
(二十二)
不向书堂讲课勤,糊藤拗竹觅风云。 庭前几叶潇湘色,禁得儿们几斧斤。
(二十三)
风吹鸢线搅成团,挂在梨花带燕还。 此日儿郎浑已尽,记来嘉靖八年间。
(二十四)
娇生娇养娇性情,鹞儿高别两三层。 春郊十里饴糖尽,买奉他家小主人。
(二十五)
初生犊子鼻如油,有索难穿百自由。 才见春郊鸢事歇,又搓弹子打黄头。
怀潍县 清·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春天 清·郭麟
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 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
春日信笔 清·陈长生
软红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
纸鸢 清·张劭
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翩跹。 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阳天。 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
都门竹枝词 清·杨米人
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燕九竹枝词 清·孔尚任
结伴儿童袴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笨拙俚言 清·吴好山
微和澹澹锦宫城,柳色青青天气晴。 三较场中宽敞好,儿童逐队斗风筝。
放风筝 清·李声振
百丈游丝放纸鸢,芳郊三五禁烟前。 风筝可惜名空好,不及雷琴张七弦。
北京风俗杂咏 清·方元昆
假面泥孩不值钱,儿嬉又过试灯天。 归家整理黄麻线,尽日风头放纸鸢。
山塘棹歌 清·杨韫华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 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锦城竹枝词 清·杨燮
春来东角较场前,赌放风筝众少年。 马尾偏牵羊尾小,一群高放美人边。
村居 清·高鼎
草长鸢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题画诗 清·吴友如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风筝词 清·蒲松龄
寻常竹木无奇骨,有甚底,扶摇相? 系长绳,撒向春风里,顷刻云霄上。 多少红尘客,望天际,一齐瞻仰。念才同把握,忽凌星汉,真人世,非非想。
得意骄鳴不了,似青冥,无穷佳况。 我从人心,凭空翘首,将心情质问。 不识青云路,去尘寰,几多寻丈? 得何时,化作风鳶去啊,看天边怎样?
风筝谜 清·曹雪芹(红楼梦)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渾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春闺 清·骆绮兰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美人风筝 清·杨仲愈
雾谷云销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尘缘一线时时断,碧海青天任去来。
崇川竹枝词 清·姜长卿
风筝二月试春风,剪翠裁红折叠叠。 袖手暗藏通一线,玉人只在锦奁中。
草绿长堤海角东,双蝴蝶戏牧牛童。 声声何处胡笳奏?放出林梢红杏中。
潍县竹枝词 清·郭鳞
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 纸鸯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
《和皇上〈风筝》》
九霄日近增华色,四野风多仗宝绳。
押"绳"字韵,寄托遥深。
《风筝》诗云:
风高欲上不得上,风紧求低不得低。
《风筝美人》
薄怜妾命风吹纸,瘦到腰肢骨是柴。
《风筝美人》
只想为云应怕雨,不教到地便升天。
《风筝》
谁向天边认塞鸿?但凭一纸可腾空。 任他风信东西转,百丈游丝在掌中。
《春日信笔》
软红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闻鹦鹉说,风筝吹落画檐西。
《风筝》
遇雨不妨收掌握,乘风仍可至云端。
北京竹枝词
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咏潍县 裴星川
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 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
青门诗抄 陈宗和
一叶风筝忽上升,轻浮竞遇好风乘。 任他高入青云路,牵引无非仗宝绳。
师亮谐稿 刘师亮
树林僻径少人行,喝六呼么骰子声。 尚有一般清雅处,乱坟堆里志风筝。
锦江花朝竹枝词 王蜀瑜
向晓晴曦挂头巅,和风吹透杏花天。 莫嗔侍女偏多事,偷把红丝系纸鸢。
咏风筝 于立忱
碧落何来五色禽,长空万里任浮沉。 只因半缕轻丝系,辜负乘风一片心。
咏风筝(和于立忱“咏风筝”) 郭沫若
横空欲纵又遭擒,桂角高瓴月影沉。 安得嫦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
风筝 邓拓
鸢飞蝶舞喜翩翩,远近随心一线牵。 如此时光如此地,春风送你上青天。
风筝 周作人
鲇鱼飘荡日当中,蝴蝶翻飞上碧空。 放鹞须防天气变,莫教遇着乱头风。
放风筝 霞鹜齐飞
黄河岸上放风筝,丝线牢牢握手中。 任尔逍遥装惬意,安能自主向西东!